促科技成果转化 强基层服务能力

  有一群患者,他们要长期进行静脉治疗,输液针仿佛成了他们身上的一件小饰品,吃饭、洗澡、穿衣、如厕都得戴着。这个别样的“小饰品”固然是维系患者生活的“生命线”,却也带来了许多烦恼。每一年,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三区护士长卢焕章和小组成员看到患者由于不及时维护这条“生命线”而导致血栓、静脉炎、感染、堵管等并发症时,她们叹息且心疼。

  “我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家在镇上,儿子女儿不一起住,上一趟大医院不容易。”家住石排的陈伯对卢焕章诉苦,同样无可奈何。

  接触PICC导管治疗患者越多,卢焕章越觉得送PICC导管维护技术进社区迫在眉睫。于是,2022年卢焕章和团队申报了东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并获立项,他们盼望把PICC导管维护变成社区卫生中心也能做的基础医疗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也能维护“生命线”。

  像卢焕章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东莞还有很多。截至2023年5月,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已实施4批次共274项,总资助经费共计2720万元,派出特派员839人次。这些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帮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社区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农业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作为全国少有的市管镇行政架构的地级市,同时兼具高度城市化特征,东莞在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时,着重推动项目入企业,强化项目对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3D打印是近年来快速地发展的高端数字化制造技术,与使用铣床钻孔或车削方式制作的传统水路相比,技术制造的随形水路冷却系统能给公司能够带来更快的生产效率和性能更优异的产品。在拥有模具制造特色产业集群的东莞,近年来,一批传统模具企业积极向技术转型,广东华睿智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睿电子”)便是其中一员。

  然而,在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的随形水路技术时,华睿电子遇上难题,仅依靠企业内部科研力量难以解决,项目进展缓慢。

  2020年,广东科技学院教授张维合在听闻华睿电子存在技术“卡壳”问题后,迅速与华睿电子副总经理冯国树联系,依据公司的产品特点及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华睿电子合作申报东莞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3D打印随形水路技术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目前,该项目已结束并通过验收,项目期间累计申报2项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撰写并发表8篇随形水路注塑模具论文,实现出售的收益113万元。

  广东科技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莫夫表示,科技特派员项目有效增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自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启动以来,广东科技学院累计派出60多名科技特派员,不仅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更建立起科学技术人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渠道,提升东莞市基层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鼓励教师将技术带去企业,广东科技学院专门设置一笔经费奖励参与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的教师,让科技流向基层的渠道更畅通、机制更完善。

  硅片是一种薄且易碎的材料,在制造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时,部分硅片容易破碎,以此来降低整体生产效率。为提升生产中硅片印刷的精准度,同时减少硅片损耗率,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骆剑锋和团队申报了2020年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驻点广东科隆威智能装备股份有公司。

  在为期两年的项目实施期间,一方面,骆剑锋和团队成功研发出新款光伏电池硅片印刷设备,并面向市场销售,目前已实现出售的收益3587万元以上,新增利润323万元。另一方面,项目对人才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科研骨干6名,并进一步将技术转换成教育成果,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4项。

  骆剑锋表示,科技特派员项目和普通的产学研项目既有相类似的地方,又存在不同。相似在于两者都是借助高校力量开展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不同在于科技特派员项目同企业结合更为紧密。

  “要使项目产生重大突破,产学研双方首先要建立高度互信关系,高校科研人员一定扎根企业,和企业的科学技术人员甚至和车间工人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科技特派员项目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和公司组建了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同时建立起周例会制度,每次会议均由企业董事长主持,以确保沟通渠道畅通。”骆剑锋说。

  项目实施期间,科技特派员、东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屈剑锋和团队来到东莞市南城街道元美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60多岁的陈阿姨像平常一样来测血压。陈阿姨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平时有坐诊活动她都热情参加,在这次测量过程中,陈阿姨跟医护人员拉起了家常:“我最近记性不好,家里的火不记得关。不要紧的,人老了是这样的。”

  这句话引起了屈剑锋的注意,由于轻度认知障碍是一种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中间状态,当人们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时,往往难以察觉,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经过交谈后,屈剑锋还发现陈阿姨和家人的关系较为紧张,沟通不顺畅,这些都可能由认知障碍引起。

  经过测量评估,陈阿姨果然患上了轻度认知障碍,最终被送往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这件事让屈剑锋记忆犹深,“这个案例展现了轻度认知障碍的隐蔽性,有些患者家属觉得自家的老人是老糊涂了,不做处理,殊不知这是一种病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类使患者出现记忆问题和思维混乱的脑部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体,它还有另一个形象的代名词:脑海中的橡皮擦。患病后,患者将出现短期记忆丧失、认知能力退化等症状,最终生活难以自理。

  但是,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并非一朝一夕,而存在渐进过程,从前期无症状,演变为为期5—10年的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最终才发病。其中,第二阶段的轻度认知障碍,如果受到关注并接受恰当治疗,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

  2020年,屈剑锋和团队申报东莞市首批科技特派员项目并获立项,在项目实施的两年时间里,屈剑锋和团队为500多名60岁以上市民实施轻度认知障碍筛查,其中约30%的筛查案例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

  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5500万人患有痴呆症,而在我国,截至2022年9月,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们总用“老小孩”一词形容老人家记忆力衰退、喜怒不定、难以沟通的情况,但在这一温情的称呼背后,却使人们放松对病魔的警惕。

  屈剑锋表示,正由于上面讲述的情况,这一项目的现实土壤尤为深厚。目前东莞市已拥有超过千万的人口,老年人群体的数量与日俱增,为了抗击老年痴呆症,在疾病发展的早中期进行干预和治疗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年的项目实施期间,屈剑锋和团队探索出一套送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技术下基层的经验。

  首先是将轻度认知障碍(又称“MCI”)的评估技术带到基层医疗机构,协助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符合实际的社区居民MCI筛查及管理流程;然后,帮助派驻单位医务人员熟练掌握MCI的筛查方法,实现早期发现、诊断MCI,并对居民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制定早期预防策略,减少转化为痴呆的风险。

  在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基础上,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项目组成员陈仰昆于2023年东莞两会上提出政协提案《关于把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纳入社区老年人常规健康筛查的建议》,得到东莞的格外的重视与支持,最终形成《东莞市老年痴呆防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分别在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认知障碍早期筛查试点工作。光是在麻涌镇,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已接诊超15000名居民。

  “目前老年人体检中实施认知筛查的很少,我们将认真总结好本项目关于MCI筛查的经验,争取未来能在全市推广。”屈剑锋说。

  送科技进基层社区,正以“绣花功夫”提升着东莞市民的幸福感。科技特派员郑伟城团队开发出居民卒中二级预防筛查模式,使患病的人能在家门口与三甲医院专科医生进行面对面交谈,省去了前往市区大医院的舟车劳顿之苦;科技特派员卢焕章团队送PICC导管维护技术进社区卫生中心,进一步建立起PICC导管档案维护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让患者就近接受PICC导管治疗,从自身便利出发实现转诊。

  东莞市麻涌镇农地众多,素来因广泛种植香蕉、水稻等作物而被称为“鱼米之乡”。作为当地代表性的农作物,麻涌香蕉以其色鲜质美、香味浓郁、清甜可口、肉质细腻而闻名遐迩。然而,传统的耕作方式和较为落后的农业技术不能适配香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蕉地土壤品质下滑,种户种植意愿下降,麻涌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冲击。

  2022年,针对麻涌香蕉面临的长期单一连作、病虫害高发、香蕉种植培养面积萎缩等问题,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莉莎申报东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香蕉—甘蔗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并获立项。

  俯身于农田间,用汗水呵护蔬果茁壮成长,曾莉莎十余年如一日专注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工作。在承担起该项目后,曾莉莎和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最终确定用香蕉、甘蔗轮作的高效种植技术,改良土壤生态、克服连作障碍,来提升种植收益。

  轮作是在一块田地上依次轮换种植几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它的优势显而易见:既能调节土壤肥力,达到增产增收目的,又能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减轻农作物病害。但是,轮作耕作时间紧,时间安排稍有不当就会错过农时;同时轮作管理相对复杂,技术方面的要求高,机械作业难度大。因此,传授轮作技术给基层农业从业者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为此,曾莉莎和团队扎根麻涌大步香蕉专业合作社,针对蕉农的需求,制定出一套完整轮作方案:除了引进优质抗病的香蕉、甘蔗品种进行轮作外,还通过应用推广“香蕉套种冬瓜—宿根蕉—轮作马铃薯”等蕉地轮(间)作技术,拓宽蕉农增收渠道,带动休闲观光农业蒸蒸日上,助力提质增效。

  在农业技术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麻涌大步香蕉专业合作社社长何建贤及社员何子英获评“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社员莫加联被评为“2022年东莞市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户”,其经营的家庭农场家乐农场被评为“东莞市示范家庭农场”。科技特派员团队的系列举措有效盘活麻涌的蕉地资源,为提供科技支撑。

  随着休闲采摘游的兴起,不少市民选择在周末前往农场采摘蔬果,既能放松心情,蔬果也可供食用。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春田农业”)瞅准商机,近年来大力开展休闲采摘业务。

  由于春田农场的土壤问题和冬季咸潮影响等原因,该农场种植的西甜瓜长势差、产量低,2022年,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洪波及其团队承接了科技特派员项目,通过传授嫁接技术,帮企业解决问题。

  李洪波介绍:“结合企业的需求,我们引进了‘黑强’‘盛势’‘日本雪松’‘黑籽南瓜’等4个嫁接砧木品种。这四个砧木品种在苗期和大田期都长势强,植株健壮,比较适宜东莞的气候,表现都较好。”同时,科技特派员团队还研究主流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嫁接苗病死率等数据,最终确认使用劈接法作为春田农业西甜瓜的嫁接方法。

  在特派员的帮助下,春田农业成功筛选出两种适合嫁接的西甜瓜品种和三种理想嫁接方法,并培育出3000株西甜瓜嫁接苗。未来,公司将利用嫁接技术持续改良西甜瓜品质,助力休闲采摘业务更上层楼。

  2020年,东莞开始启动科技特派员项目工作,截至2023年5月,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已实施4批次共274项,这中间还包括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205项、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69项,派出特派员839人次。

  前两批科技特派员项目共62个项目参加验收,经验收结果统计,前两批科技特派员项目团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5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8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45件,申请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1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6件,申请PCT专利3件,发表论文82篇,合计产生出售的收益约3亿元。

  截至2023年5月,东莞特派员人才入库达1460人,服务东莞市企业(含农业企业)共227家,有效促进企业与学校科研人员深层次地融合,推动一批科学技术人才扎根基层科学技术创新事业。

  科技特派员项目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企业和高校对接路径,有效引导全市高校院所的中青年博士为东莞市企业和农村提供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其中,东莞理工学院派出科技特派员209人次、东莞市职业技术学院派出科技特派员152人次、广东医科大学派出科技特派员67人次、广东科技学院派出科技特派员63人次。

推荐产品

数控车编程图纸由易到难各位小伙伴请自行保藏操练!
数控车编程图纸由易到难各位小伙伴请自行保藏操练! 昨日有小伙伴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数控车床的图纸,呃,昨日没有,可是今日呢,就不必定了,哈哈,由于整理...
Programiz:许多人运用 ChatGPT 学习编程Web 开发范畴最易受 AI 冲击
Programiz:许多人运用 ChatGPT 学习编程Web 开发范畴最易受 AI 冲击 IT之家10 月 18 日音讯,程序员开发网站 Programiz今天发布一份查询陈述,指出 C...
操练控制数控机床
操练控制数控机床 近年来,阜阳技师学院经过“校长环绕厂长转、专业环绕工业转、教育环绕出产转;校园像工厂、教室像车间...
安康市雕刻机多少钱
安康市雕刻机多少钱 安康市雕刻机多少钱巨无霸公司所生产的傲刻等系列新产品在全国各省市都占有一定的市场比例。其完善的售...